中国游泳协会官方网站 农夫山泉
官方指定用水


运动员资料库

《游泳》杂志

联系中国游泳协会

电话:010-67170593
传真:010-67170595
邮编:100763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4号 训练局水球馆2-3楼
通讯地址: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信息

相关链接

国内新闻
王刚义:冰海硬汉冬泳大西洋
2004-04-06 15:39

   今年1月19日,在位于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北大西洋海域布尔斯湾,大连理工大学法学客座教授王刚义站在船头对在场的人们表示:“为了表达人类对于和平的共同向往,我采用冬泳的形式悼念泰坦尼克号遇难者,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并借此宣传冬泳运动。”接着,他洒下花环和花瓣,伴着如泣如诉的《泰坦尼克》主题曲,纵身跳进海里。随船而行的加拿大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专家拉里·戴里评价道:“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这里冬泳的人。

英雄救美的耻辱

    王刚义是吉林省双阳县人(现为长春市双阳区),法学博士。他1956年6月20日出生,身高1.7米,体重70公斤,现任大连开发区盘古法律服务所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法学客座教授。

    王刚义曾是一只怕水的“旱鸭子”。六、七岁时一次落水的经历更让他落下了惧水症。当兵时,费了老大劲才学会了“狗刨”。

    要说他学会游泳,还得益于他上大学受到“英雄救美”的刺激。1978年9月,他考进了吉林大学哲学系。那个时候,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感到春风得意,生活里充满了阳光。夏天,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到距离吉大不远的长春南湖游泳。同学们在湖中畅游,他只能在岸边溜达。一次,湖内不远处有个女青年腿抽筋了,连喊“救命”;他距离那位女青年只有二十多米。情急之下,他手脚并用,勇敢地扑过去,却因自己水性差,游到半道就游不动了,还喝了好几口水。结果,他和女青年一起被几个水性好的市民救上了岸。事后,同学们开玩笑道:“想不到特务连的兵一下水就麻爪了……”、“英雄救美没救成,自己成了落水人!”王刚义听后,脸红脖子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为了早日学会游泳,他不但业余时间到南湖里游泳,而且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也偷偷去“湖底捞月”。工夫不负有心人,大四时,在学校组织的夏季运动会上,他获得了蛙泳比赛亚军。

    真正与冬泳打上交道,还是1992年他“下海”到大连“创业”之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黄海岸边,工作之余,王刚义经常到海中游泳。别人为了消暑,一般都在八九月份游,他却为了磨练意志,常常要游到11月份才停止。1999年6月,大连正是乍暖还寒的日子,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姓马的朋友。闲聊时,老马说:“明天清晨,我要和几个朋友去海里游泳,你能去吗?”“我?海水不冷?”“没关系。几个人一块游,互相鼓励鼓励,就不觉得冷了。”第二天清晨,王刚义开着自己的福特车,准时到达了开发区南坨子岸边。头天约定5个人,有2个没来,他与3个泳伴相互打气,磨磨蹭蹭地脱下衣服,又哆哆嗦嗦地走到了水边,牙一咬,眼一闭,大喊着“冲啊!”三条汉子硬着头皮将血肉之躯扑进冰冷刺骨的大海怀抱……

    冬泳最磨练毅力。每天清晨,从暖和和的被窝里爬出来,走进冰天雪地之中,望着海边漂浮的大冰块,脱去全身的衣服,不做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是下不了决心的。而王刚义把这看作战胜自身惰性的好办法。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样冷的海水都不怕,世上还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每个中国热血男儿都应该做到:山给我脊梁,我就是峰;云给我翅膀,我就是鹰,海给我力量,我就是龙;生命不息,挑战不止!”

    经过一个阶段的冬泳锻炼,王刚义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不仅感冒与他无缘,而且缠身多年的胃病、关节炎、失眠症也不治而愈,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却有用不完的精力。2000年2月,开发区成立了冬泳分会,王刚义被大家推选为副会长。

挥泪告别南极

    2000年7月的一天,王刚义到外地出差,在宾馆里偶尔看到凤凰卫视播放的一个专题片《鳕鱼与人类进化》,讲的是南极鳕鱼在零下2摄氏度假死,在2摄氏度时又复活的奇特现象。他深为鳕鱼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进而联想:假如能到南极去冬泳该有多好啊!

    同年8月31日,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中国首批赴南极考察队队员陆儒德教授、“亚洲飞人”邹振先和保健专家傅志义等人相聚一堂,进行了专题研讨,并最终达成共识,选定位于长城站附近的法尔兹海峡作为横渡地点。

    北京时间2001年2月8日凌晨2时,王刚义随中国南极慰问团,搭乘智利空军“大力神”直升机飞抵南极乔治王岛。“大力神”在岛上只能停留20个小时,然后将慰问团接回智利的彭塔。为了同机返回,王刚义临时决定放弃横渡法尔兹海峡计划,改为畅游长城站附近比较安全的长城湾。

    当地时间下午4时,王刚义与长城站签订了《生死状》。4时40分,南极科考队队长王建国吹响了哨子,王刚义从长城站码头上纵身跳进清澈的海水里,向对面的企鹅岛游去。当时,水面温度1.4摄氏度,气温1摄氏度,风力4级。但是,由于长城湾下是永不融化的冰底,所以,两三分钟后,他两只脚的脚趾就失去了知觉。为了不被冰僵,他轮番采用靠近水面的蛙泳、仰泳,这样,虽然泳速慢了,可游的时间却长了。18分钟后,他游到了企鹅岛对岸。对于他的闯入,企鹅们毫不惊慌,而是稳稳地坐在岸上,像热情的观众一样看着他。王刚义觉得还有体力,就转过身子往回游。护航的人们站在橡皮艇上,大声地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为他加油助威。

    突然,“哗啦”一声,一只大海豹在王刚义前面五六米处窜出水面,朝他龇了龇牙,又钻进水底。据说,这是海豹对侵入自己领地的不速之客的一种警告。已经被冻得有些神志模糊的王刚义吓了一跳,他似乎感到自己的双脚已不存在了。橡皮艇上的人更是大惊失色,朝他喊叫:“注意,大海豹!刚义,上来吧。危险!”王刚义在水里挣扎了几下,喝了两口冰水。他定了定神,透过清澈的海水,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双脚,脚还在!于是,他的信心又来了,继续向前游去。

    时间是51分42秒17,游程1500多米,王刚义创造了南极长城湾冬泳新纪录。

    到了岸边,救护人员迅速将他抬进房间里,轮番揉搓他的手心,脚心等神经密集处,适量地给他喝一点热汤、姜汤,而且,一直陪着他说话,不让他合眼睡觉。因为,一旦睡了过去,心跳就会变慢,全身供热不足,生命就会发生危险。20分钟后,他初步有了意识,知道自己已上岸;30分钟后,他能够在人们的搀扶下艰难迈步;50分钟后,他全部恢复了知觉。

    次日下午6点1,王刚义又登上了“大力神”。当直升机缓缓升空时,王刚义紧盯着法尔兹海峡,鼻子酸酸的,眼窝热热的。海峡不宽,最窄处只有500多米,流速较急,还有一块块雪白的浮冰。他庆幸自己没有“一根筋”,同时,也觉得对不住支持、关心自己的同胞和赞助商。鸟瞰着渐行渐远的海峡,他不由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今生今世,我还能实现横渡法尔兹的誓言吗?

“冬泳王”叫响邻邦

    挑战南极成功以后,王刚义获得了中国游泳协会颁发的“南极勇士”光荣称号,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又开始制订了当地时间挑战韩、日的冬泳计划。

    2001年12月22日上午11时32分,在韩国百姓的欢呼声中,王刚义劈波斩浪,在汉江中划出了一个巨大的S型弧度,以27分23秒29的成绩成功地横渡了1200米宽的汉江。作为见证人,韩国著名运动员、有着“亚洲水浪”之称的赵五连先生不无遗憾地表示:冬天的汉江的第一个征服者是中国的王刚义,而不是韩国人。在随后举行的庆功酒会上,50岁的赵五连与王刚义结为拜把子兄弟。由于王刚义姓王,又是世界上冬泳纪录的创造者,所以他获得了“冬泳王”的美名。

    转过年来,他又征服了日本北海道的忍路湾。

冰海遥祭“泰坦尼克号”

    王刚义知道,“泰坦尼克号”大灾难的遇难者,绝大多数不是被海水淹死的,而是在10分钟内被冻死的。按照冬泳规律,当水温5摄氏度时,人能够在水里存活1分钟。而水温零摄氏度以下,人入水即僵,难以存活。

    能不能通过系统训练来增强人的水中御寒能力呢?王刚义用实践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今年1月4日,王刚义一行登上了国际航班,踏上了挑战北大西洋的征途。

    1月15日,王刚义辗转来到了加拿大纽芬兰省会圣约翰斯,在这里进行冬泳。圣约翰斯位于北大西洋的西海岸,距离“泰坦尼克号”沉没地足有600公里。由于这里有最后一次收到“泰坦尼克号”信号的灯塔,也是美洲大陆距离沉船最近的地方,所以,建有一座“泰坦尼克号”陈列馆。

    当地时间1月19日7点多钟,王刚义起床后,感到自己一点胃口也没有。为了增加能量,他咬牙吃了几口方便面,就匆匆动身前往冬泳目的地布尔斯湾。途中,王刚义突然发现一个小商店的路牌上用英文定道:“欢迎王刚义来圣约翰斯冬泳”,王刚义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这里的老百姓是很热情好客的。”

    上午9时50分,布尔斯湾里和风徐徐,波浪不惊,三只救生艇停在海湾中央,王刚义做完祭奠仪式后,跳进0.7摄氏度的海中。37分钟30秒后,王刚义游到岸边,踉踉呛呛爬上岸,面对雷鸣般的掌声,他口齿不清地用中国话对岸边的几百名加拿大观众说:“谢谢你们来助威!”

    半个小时以后,王刚义再次活了过来。听说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给他发来了贺电:“王刚义的行为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心里涌起一阵阵暖流。

    如今,王刚义已经创造了多项世界冬泳纪录,获得了上海大世界颁发的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声名远播,大连还因此成为国家冬泳训练基地,从2002年11月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国家级的大连国际冬泳节。

    王刚义说:“人的一生很短暂,我最想做的几件事,结果都让我比较满意。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