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横渡琼州海峡)最终因海况过于复杂而提前中止,这使得许多爱好这项运动和关注这项赛事的人们感到些许的遗憾。此间众多游泳界人士表示,虽然长距离游泳运动已经得到中国普通百姓的广泛欢迎,但鉴于中外整体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要在这个项目上实现腾飞尚待时日。
在本次横渡大赛中,由业余选手组成的中国军团在实力雄厚的外国参赛运动员面前始终未能占据主动,显示出较大差距。在比赛过程中,中国男选手的表现全都乏善可陈,甚至有两位选手在赛程尚不过半的时候就主动退出了比赛。在报名参加本次赛事的众多中国女运动员中,最后居然没有一个人能通过组委会举办的测试,这也使得中国女子选手首次缺席了横渡琼州海峡大赛。
与中国选手良莠不齐的状况不同的是,参加此次比赛的21名外国选手全部是专业运动员,其中绝大部分名列去年世界杯赛前20名。而中国参赛选手要么是退役的游泳运动员,要么是业余游泳爱好者,他们虽然满怀横渡热情,但与众多外国高手同海竞技,却不得不承认技不如人。
著名游泳裁判、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周玉成认为,缺乏国际性比赛经验也是阻碍中国选手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他说,横渡琼州海峡大赛虽然举办了四次,但前两次均是国内比赛,比赛规则相对宽松,而国际赛事严格执行国际游联制定的规则,由于中国选手很少参加国际性大赛,因此对高要求的比赛一时还很难适应。
据介绍,在去年举行的亚洲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中,来自中国辽宁的两位不足18岁的女孩囊括了比赛的前两名,这显示了中国长距离游泳运动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培养,已经发现了一些极具潜力的年轻选手。但这只是中国选手在亚洲比赛中崭露头角,而亚洲长距离游泳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位选手向记者坦言:“中国选手与外国高水平的专业选手相比,差距显而易见。由于在技术力量、人才选拔和训练体制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中国运动员向更高水平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部长金志表示,虽然各地已经出现了大批的长距离游泳爱好者,但是长距离游泳项目不是奥运会项目,因此至今没有一支固定的专业队伍,长距离游泳的发展在国内面临尴尬。
业内人士指出,长距离游泳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但是欲在这个项目上有所突破,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业余和专业并举,互相促进,实现这项运动的质的飞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