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的全国短池游泳锦标赛,给人的感觉是热闹有余,成色不足。理由之一,是第一天赛场不见罗雪娟、周雅菲等名将,相继有5名队员选择了弃权,让顶着寒风而来的观众极为失望。翻开秩序册便发现,多名主力国手仅报名参加一两个项目,有的还有意放弃了自己的主项。 赛前,国家体育总局游泳管理中心规定,全运会各单项前八名必须参赛。那么对弃权现象有何制约措施?记者随后查阅了比赛规程:对于报名项目,最终弃权不参赛罚款300元并不得参加当日和次日的比赛。这样的象征性处罚,对颇具知名度的运动员而言,经济上一点点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况且,罗雪娟的100米蛙泳是明天进行,所以今天停赛,对她明天参赛没有任何影响。在场边观战的一位名将解开了谜底。国家游泳队集训只有两个星期,仅仅是把这次比赛作为一次练兵,也是为了保证全国性比赛不冷场,可队员们基本上都处于调整期,作为练兵并不会在比赛中拼尽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选手都选择了合理利用规则,既如约前来参赛,又不拼尽全力,报一个主项或两个副项完成任务。 作为全国游泳三大传统赛事之一,全国短池游泳锦标赛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多年前,时任国家队总教练的陈运鹏就提出,短池赛池子小,距离短,有利出发、转身技术的提高,便于稳定心理,把握好意识、频率、技术的发挥更有利于体力恢复,保证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优秀名将庄泳、杨文意、林莉、王晓红、沈坚强当年都是采用“长短结合,短长交叉”的办法,从而在短距离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今比赛为何会缺乏吸引力?此间不少人士认为原因之一是比赛时间欠佳。有教练说,参加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之后,国家队的运动员实在太累了,我是不会要求运动员全力以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乏刺激、比赛乏味。一名选手说,国内短池赛不设任何奖金,比赛名次对国家队员也意义不大,所以名将好手不会全力去拼。 由此可见,全国短池游泳锦标赛需要进行改革了。一是需要提高规程的严密性,体现权威性,让运动员自觉、认真地参赛。二是加强市场化运作,提高赛事奖金,让选手们有积极性主动参赛。三是加大赛事推广,相比而言,男子选手对比赛要重视得多,今天欧阳鲲鹏打破了一项全国纪录,昨天与吴鹏较量,也是真刀真枪地拼;海军男队也在接力中刷新了全国纪录。是否增设突出贡献奖、新人最佳表现奖等来鼓励运动员争创佳绩。平萍 (上海12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