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协会官方网站 农夫山泉
官方指定用水


运动员资料库

《游泳》杂志

联系中国游泳协会

电话:010-67170593
传真:010-67170595
邮编:100763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4号 训练局水球馆2-3楼
通讯地址: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信息

相关链接

国内新闻
科研专家解析中国泳将预赛出局原因:适应能力差
2007-03-31 09:01 新华网

    在游泳世锦赛上,许多本来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的中国选手都是“听一枪”——预赛后就打道回府。这与国外选手在决赛中屡屡打破世界纪录和赛会纪录形成了巨大反差。中国选手为什么总是在上午预赛后就出局呢?

    中国游泳队的科研专家陆一帆指出,以往比赛都是上午9点开始,本次世锦赛特意把上午的预赛挪到了10点钟,就是为了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水平,但中国选手似乎没有享受到这项“福利”,他们的适应能力比起国外选手差距较大。

    其次,我国教练在做训练计划时,通常会按照决赛时间——晚上来安排重点课,上午的训练课基本没有突出主项的要求。

    具体到中国选手,由于在国内比赛时的竞争程度不够,优秀选手可以轻松度过预赛和半决赛,晋级决赛,只要在决赛竭尽全力。但到了世界比赛中,运动员从预赛就要拼命,为进入下一轮比赛而努力。这样,中国选手就容易在预赛中失手。

    陆一帆指出,中国选手喜欢保存实力,到关键时刻再拼命。“如果是有实力的选手,比如像罗雪娟,可以这样保存实力到决赛中爆发,但如果是训练能力不足,本来就发挥不稳定的队员,就彻底无缘半决赛和决赛了。”

    陆一帆认为,“听一枪”的根本原因,还是实力不济。“可能有人会说,不适应上午比赛导致发挥不稳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训练能力和连续作战的实力。”

    由于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决赛是在上午进行,中国选手如何在上午调整出兴奋点的课题研究刻不容缓。陆一帆说:“为了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必须要在训练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