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到雅典,星光耀眼,薪火相传,他们是中国体育的独门兵器,他们是中国的骄傲。
地点:烟台。
时间:2007年9月。
事由:奥运会选拔赛。
• • • •
面前有一条路,彭勃走得有些陌生。耳边是DJ夸张的介绍:“雅典奥运会男子3米板金牌得主”,以及看客的欢呼。
107C,向前翻腾三周半抱膝,走板,迈四步,后蹬,跳——等等!彭勃竟然匆忙收住起跳的右腿,并蹲在板上,手脚紧扣板缘,生怕掉下水去。看台一片讶异。
这样蹲了良久,彭勃才缓缓站起,重新走回到出发点,动作换成了107B(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2004年,他在奥运会这个战台上,气势如虹,笑傲天下。但后来他就走了下坡路。2005年,蒙特利尔世锦赛,他第四;同年南京全运会,规格降几个档次,他仍排第四。
对此次“临时抱跳板”事件,人们或会产生不好的联想:这个小名叫“甜甜”的人物,曾在小时训练中留下三次溜号回家纪录的家伙,将要永远离开奥运赛场。而来自彭勃本人的解释也绵软无力:“动作顺序新换了,走得不太熟,再加上一心想着第三个要跳5353B(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难度系数3.5),这个刚学并第一次在比赛中使用的动作,所以有点分心。”
这样的解释近乎自我否定。江西老表从不缺少斗志,要不当年雅典赛场,在双人跳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他也不可能顶着巨大压力挫败德斯帕蒂、萨乌丁、王峰等强手,摘得奥运会单人跳冠军。他也从不缺实力,过去,他一直以大赛经验稳健,毅力坚定著称,他拥有协调的走板、有力的起跳,和世界顶级的压水花技术。
也许我们该参考一下胡佳的说法。胡佳指称彭勃有骨刺,已严重到走路都疼的地步。更多的信息也在表明,彭勃的膝盖、脚腕和腰部已积下老伤。
彭勃曾说:“伤病严重时,看着小队员训练,感觉特别受刺激,想过放弃。”也有证据表明,在来烟台前,彭勃每天训练6到8个小时,就像是一名刚出道的小队员。
教练刘恒林有过如下赞赏:“彭勃不愧是军人(他和刘恒林同出自海军队,刘现在是少将军衔)。在受伤的日子里,训练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训练量比年轻的何冲都要大。”而为了练好5353B,即使在睡梦中彭勃也不会停止寻找新动作的感觉,转身或是屈体。他要像偶像萨乌丁一样,向新人冲刺,理由是:萨乌丁也是一个军人,好像还是团级干部。
当然,新人的咄咄逼人也让这位动作难度低、没有杀手锏的硬汉感觉到了压力。何冲号称世界第一难度,羽翼逐渐丰满;陕西娃秦凯少年老成,在不知不觉间成就世界杯、世锦赛双料冠军;这还不算双人跳经验丰富的王峰和罗玉通。对6岁就开始练跳水的彭勃而言,2008年注定是道大坎。
这样的日子,彭勃需要依靠《青年文摘》或者《读者》来调剂自己:“即使有些文章大同小异,我还是一次又一次被感动。”
• • • •
胡佳热爱的书是《曾国藩传》。 曾文正公有言:“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此语颇贴近胡佳与田亮之关系。
大四岁的田亮曾说,胡佳是拼命三郎。而从1998年起便带胡佳的钟少珍也这样说:“这个孩子特别要强。训练不好时就起急,发狠,把自己逼得特别苦,把自己搞得浑身是伤。我经常劝他,他还不听,非要拼命。”
但现在,胡佳已是坦然之人。有一年零八个月没有参赛的他,在烟台见熟人点头微笑,见生人低头走路,形同凡俗。他不吝啬对新人的表赞,他说现在的水平比他们那个时代要高;也不吝啬对自己的原谅,比赛拿到第五,那就第五吧,“相信会慢慢恢复状态的”。
那个曾经陷入到“207C”、“407B”等名词中的好斗之人不见了,而曾经闪耀在我们眼前的
“十米台争霸史”也已阖上。“两人之间的竞争,只是天地中的一角。”我们不会再听到“既生亮,何生胡”的哀叹,不会再看到雅典奥运会胡佳力胜田亮的豪迈,不会再想到被贬回乡的田亮会回过头来杀一刀。
一切结束在3月,田亮挥手拜拜,唯留胡佳人在江湖。这时候,年轻人火亮、周吕鑫、林跃上来,一口一个“佳哥”,但是佳哥的腰、膝和脚踝比彭勃好不了多少,而那双眼睛,也在去年因为视网膜脱落,被迫进行手术,每一只眼睛都用了半年时间来恢复。“现在每天在十米台上训练,看看周围,都是比我低一头的小孩儿。我就像羊群里的一只大骆驼。”
叫他“佳哥”的人,屡屡登顶世界比赛,而名叫“佳哥”的人还要受到伤病冲击。这时,回家休息睡觉成为一种美好的召唤,特别是当父母摆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后,这种召唤更强烈。父母说:如果失去了视觉,就失去了全世界。
24岁的胡佳说他是“不喜欢梦想”的人,“以前老师让用梦想做作文,我总是写不出来。”但他也说,不想这么无声无息地退了。
理由是有一天他走在总局大院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意识到路在哪里。
当然不是在脚下,是在水里。
他说自己想清楚了,就什么苦难都要坚持,“除非真的瞎了”。
• • • •
在烟台,同样拿到第五的是劳丽诗。她少言寡语地来,正如当初她了无痕迹地去。没人多留意她,即使她身揣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关于这个小个子湛江姑娘的轶事有两则:A.雅典奥运后,跳水队去深圳表演,劳丽诗走在队伍最后,别人都入场了,她却被保安拦住。保安说:“要签名等他们出来再签。”B.有一次在成都,两位小女生跟着劳丽诗进入宾馆电梯索要签名。又是保安,连带着把劳丽诗一起轰出来:“快走,这可是奥运冠军住的地方。”
她在2005年被下放回广东队。由于缺乏系统训练,体重一度从90来斤增加到了100斤。这本是个退役的好时机,因为上边的结论基本给出了:论基本功不扎实,论动作不细腻,每每要教练开小灶,总是要比别人多做分解动作。
2006年5月,时隔一年五个月之后,我们又再次在国家队看到这位袖珍女侠。
对劳丽诗的复出,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解释,“对女台队员而言,身体发育是难关,体重增加几斤,感觉就完全不对了。劳丽诗就是因此离开国家队的。但回地方队后,她训练刻苦,水平也保持得不错。”
周继红重招劳丽诗,还因为作为奥运跳台冠军的她,麾下的队伍却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一直无缘单项跳台冠军。她希望这位20岁的“老将”,能带一带新人。结果我们就又看到一位队内后勤诞生。训练前,劳丽诗会细致提醒小五岁的陈若琳、王鑫是否带齐衣服;训练后,又会帮她们仔细整理衣服、运动包、太阳帽;如果没有教练陪同,就是她带领师妹们乘飞机。“劳丽诗每天要几百次地爬上跳台,跳水,每天要在跳水馆里泡上六七个小时,我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她叫累。”教练任少芬感慨。
而在劳丽诗母亲看来,孩子这么拼命,都是为了这个家。“我们家有四个小孩,我又没有工作,整个家都是靠丽诗爸爸一个人撑起来。自从上调国家队后,丽诗有了固定的工资,如果在国际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还会有一些奖金。丽诗有时就会省下来,把钱寄回家里,还让我们不要不舍得花钱,如果有剩余,就给在广州读大学的二哥做生活费。”
因为这个牵挂,她一心只有跳水,拒绝一切其他活动,包括男朋友。2004雅典奥运夺冠之后,电视上、网络上找她的热心人很多,包括有一名追求者直扑她所在的广东二沙头训练场——那一次,劳丽诗让广东男队的队友杨景辉扮作 “男朋友”,才算了却此事。
• • • •
“2012年?别开玩笑了,那我不成了老妖精了?”郭晶晶笑着说。
这句话发生在几名教练的议论之后,那几名教练看到郭晶晶砸到水里,只激起很小的水花,围成团感叹:“你看她动作多轻松。如果没伤没病,北京奥运会后即使再跳四年,也没人能超过她。”
此话有理。曾有调查问卷显示,在北京奥运会上,国人最不能容忍丢失金牌的项目,首当其冲的就是女子3米板,男子110米栏倒排名不高。而在领队周继红眼里,这也是头疼之事。3米板领域,吴敏霞虽是郭晶晶的双人搭档,但还没有达到郭的水准,动作规格不够、稳定性不够、难度也相对不高,从跳台转到跳板的李婷一度和郭郭配对双人,但熟练程度还不够,难度也较低;17岁的何姿拥有高难度和力量,但年纪轻大赛经验少,一时难当重任。现在,郭晶晶就是队中一宝。
6月份,佛山站的比赛,年过半百、一向严肃的钟少珍教练突然说:“看我们郭郭,就是漂亮。”那天,郭晶晶精心修睫毛、涂唇彩,耳环是十字架的,腕表是金的,凉拖是高跟的,极度时尚。
“我发现,她竟然有文身。”
美国《体育画报》的摄影记者布鲁迪兴奋地大喊。但通过放大照片,他发现那不过是痦
子。西蒙的同事、文字记者普莱斯想问问关于田亮和国家队纪录条款的事,也被郭晶晶以外交口吻婉拒。不过,美国人还是觉得,郭能固守在三米之内,已属不易。
让我们来听听“郭姐”的最新演讲——
“什么呀,金牌哪里来的那么容易!知道我每天要跳多少次吗?谁都有可能获胜,如果表现不好、运气不好,那就接受失败吧。我又不是没有失败过,还有得过零分的时候呢。
“压力?为什么总问我这个问题呢?我没有什么压力,那些都是别人给我‘安’的。北京奥运会,我尽量跳吧,一块金牌或是两块金牌都没有关系。
“说实话,我最喜欢在跳水馆里、站在跳板上的感觉⋯⋯”
• • • •
郭晶晶说话时,吴敏霞的心情不见得好受。
她不但不是第一名,甚至第二名也被新人何姿占据。在比赛时,她会在右臂上小心地缠上胶布,然后翻腾,起跳,如同要去完成一件工艺品。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人们摇头,这不是今年提出要超越郭晶晶的吴敏霞,也不是去年四度战胜郭晶晶的吴敏霞。这只是一个远离好状态的吴敏霞。烟台站赛后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吴敏霞,侬中秋节和家人会说什么。
吴敏霞无语。此时还是郭晶晶出来解围:当然是私房话嘛。
也许当时她在想些别的,她看起来顾虑重重。
据说,她每天除了训练、吃饭、休息,就是治疗。再有就是每晚9点半,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和家里人煲“电话粥”,以减缓压力。
她还把满腹心事写在博客里。“现在全球游,真的很辛苦,但可能以后这种机会真的不会太多。想到真的离开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舍,但总有退役的那一天,真难想象那一天到来会是什么时候。”
为了让那一刻晚点来,她一直刻意保持低调,不穿名贵衣服,就一套李宁运动服;不接受专访,说话也能省就尽量省,而把更多的说话权留给“郭姐”。
只有记者们有意说起她和郭晶晶之间的竞争关系,她才涨红着脸反应:“这不是挑拨我和郭姐之间的关系吗。我们之间,又不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程度。我们的任务是一致对外。”
她有成为上海名媛的资本:伏明霞一般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高贵的气质。但现在,她只有做好自己,才有可能成为将来的郭姐。
她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之前的受伤让我耽误了一些训练,恢复情况也不是特别好,自己有些焦虑。但力量的欠缺对于完成动作来说还是会有些困难的,而且对于我的身高来说就更难一点了。再说我自身的能力也不强,所以恢复起来就比别人要辛苦一些。
“杂技团来了个新弟子,教练从走钢索开始教。
弟子在练习时总是没走几步就掉下来,他最后沮丧地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教练走过来,安慰他:掉落,是走稳的先决条件。人生处处充满着意外,我们必须像练习走钢索一样,带着微笑,抬头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