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奥运会跳水所有项目中,恐怕女子10米跳台是最不让人放心的一个。
3年前的雅典,27岁的澳大利亚人钮伯里就是一路高奏凯歌,最后以超过劳丽诗14分夺得该项目的冠军。7年前的悉尼,美国的威尔金森也同样地抢走了一枚金牌。同时,由于中国队员们的年龄普遍偏小,平均每隔两年,她们就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当人们还在惦记着李婷、劳丽诗这些名字时,陈若琳、王鑫又浮出了水面。明年奥运会,谁将兼起为中国队在此项目上正名的重任呢?
根据北京奥运会的规定,跳水比赛每个单人项目每个奥委会最多只能派两名运动员参赛,双人项目则只能派一对参赛。按照国家跳水队奥运会选拔的规定,所有队员必须参加指定的五项奥运选拔赛,取最好的三战积分,最终得出明年奥运会参赛名单。今年一共有三站比赛属于这一范畴,分别是3月的墨尔本世锦赛、9月烟台站和10月的合肥站。但同时,只有获得4月无锡站单人项目前12名、佛山站双人前8名的选手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奥运会选拔赛。
单人10米台 新人改朝换代 老将报国无门
王鑫 ★★★★★
年仅15岁,身高137CM,体重28KG,就是这样的一位小姑娘在墨尔本世锦赛上为中国队夺得了阔别6年之久的女子10米台冠军。这位小丫的经历也颇为神奇:去年5月进国家队,12月参加多哈亚运会就夺得冠军,而后又在世锦赛上一鸣惊人,上升势头异常惊人。但世锦赛结束后,在今年的一系列奥运会选拔赛上,陈若琳的完美发挥让王鑫每每只能位居其后。
尽管在大赛经验上还有些欠缺,但王鑫稳定的特点还是让她成为了女子跳台的关键人物。在世锦赛上,王鑫在队友陈若琳出现失误时,能够丝毫不被影响,稳如泰山,最后成功摘得金牌。从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成绩来看,王鑫尽管遗憾地没有将个人项目收入囊中,但如果能将亚军的位置稳定下去,北京奥运会清晰可见。
陈若琳 ★★★★★
女子跳台之所以被视为“梦之队”最大的软肋,关键就在于年轻选手的心理素质欠佳。但陈若琳的出现,让人们打消了这样的看法。与王鑫一样,陈若琳也是一名横空出世的小队员,年仅15岁。因为长相与跳水皇后高敏有些相似,大家都喜欢称她为“小高敏”。这位有些内向的小姑娘在训练中有着前辈们没有的克服劲,平时不管训练夺艰苦,训练量有多大,在没有教练监督的情况下,她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陈若琳的技术以轻巧见长,难度系数也较高。但如何保持稳定的发挥是她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世锦赛上,她在预赛和半决赛中都一路领先。但在完成第3个动作6243D(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时,出现了重大失误,最后只得到了49.60分,遗憾告别金牌。但在最近一系列的奥运会选拔赛上,陈若琳没有让失败重现。除烟台站外,陈若琳包揽了其余几站的冠军。相信北京奥运会,将是陈若琳和王鑫一同为中国女子跳台正名的时候。
劳丽诗、贾童、汪皓 ★★
和同是雅典奥运会冠军的胡佳、彭勃不同,劳丽诗尽管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梦想,但她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女子跳台小鬼当家的背景下,20岁的劳丽诗俨然已成为了老大姐。而自己3年前的金牌搭档李婷现在已经从台转板,只有劳丽诗坚守着自己的跳台阵地。在奥运会一系列选拔赛上,劳丽诗状态大不如从前。现在她在队里的任务,也只是带带新人。
曾几何时,贾童这个名字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大家还记得,她在墨尔本世锦赛上,和陈若琳配合夺得双人的冠军,可现在的她在哪儿?进入2007年,由于进入生长发育期,她的体重猛增,比以前胖了一圈。以前能够轻松完成的翻腾动作,现在已不行。而且在佛山站的比赛中,她的离谱表现也拖累得劳丽诗,最终无缘前六。对于她来说,北京奥运会的大门已经向她关闭了。
还有一名来自天津的小将汪皓,最近上身势头也很猛。在烟台站的比赛中,她还一举超越了陈若琳和王鑫,登上最高领奖台。但在陈若琳、王鑫状态正酣的时候,汪皓只能扮演着超级替补的角色。
双人10米台:陈若琳/王鑫大包大揽
尽管从4月才开始配对,但陈若琳/王鑫的上升势头无人可匹:在所有参加的比赛中,这对组合没有让一枚金牌旁落,以出众的实力力压对手,彻底实现了“大包大揽”。
为什么会将世锦赛金牌组合陈若琳和贾童拆散,掌门人周继红对此解疑:“陈若琳和贾童的配对在同步上存在不和谐,主要是从身材和动作上来看。起跳的高度,空中的姿态等整个配合来看,王鑫更合适些。”两名小姑娘不光能在难度与稳定上互补,两个人的性格也有几分相似之处。除了在单人项目两人形成良性竞争外,她们的组合也日益成熟。
不过,这对黄金组合并不是没有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几次奥运会选拔赛上,她们就多次受到来自汪皓/康丽的挑战。但从北京奥运会来看,如果没有重大意外,陈若琳和王鑫还是双人女台的不二人选。(何烃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