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高进)中国选手蒋文文/蒋婷婷在今天进行的花样游泳奥运会资格赛双人技术自选动作比赛中险些超过日本组合,大有希望战胜这对世锦赛铜牌选手,中国花游姑娘的迅猛进步是在日本人井村雅代担任中国队主帅后出现的。这位有日本花游“教母”之称的著名教头给中国队带来了什么?中国队教练郑嘉一言以蔽之:“增强了实力,提升了自信。”
实力提升:慢工细活两不误
郑嘉曾担任过中国队主教练,她接触过的外教不少,因为中国队以前也经常请外教短期授课交流,如美国的、加拿大的,但“井村是最精细、最敬业、练得最苦的,也是最魔鬼的!”郑嘉诚恳地说。
从以前每天训练6-8小时,到井村带队时的10小时左右,中国姑娘曾经被“折磨”得掉泪。一个细微的动作有问题,没完没了地重复。姑娘们都爱保持苗条身材,井村却逼着她们“增肥”,为了加强肌肉力量,吃不下也得吃……
当这一切带来了第一个亚运会冠军(2006年多哈)、第一个世锦赛第四名(2007年墨尔本)的历史最好成绩时,中国队真切地看到了收效。郑嘉从专业角度总结道:“在专业训练上,以前我们的关键技术不特别精确到位,现在解决了很多。井村教练非常重视基本功,每天花很多时间用于基本功训练。”
通常都认为基层队伍应该主抓基本功,国家队应该在基本功过关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谁能想到,井村抓中国队的基本功,也磨刀不误砍柴功,慢工出细活了呢!
郑嘉作为资深国家队教练,以开放坦诚的心态说:“井村使我们增强了实力,提升了自信!”
名次提高:重在实力人为因素不算大
中国花游姑娘在世界上的位置从第六、第七窜升到第四,作为一个曾为日本队带出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奥运亚军的世界知名教练,井村在裁判心中的印象分是否加到了中国队身上?
花样游泳是一个人为打分的项目,既然相对主观,就难免有偏见、有印象作祟,也难逃“西方压制东方”的指责。何况,花样游泳比赛的名次多年来很难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提升一名都不容易,中国队多年努力仍徘徊在强队之外,加上能够参与国际重大比赛打分的中国裁判总是只有少得可怜的一个人,就更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那么何以解释中国队跃升两到三名的变化?是其他国家裁判看在井村的面子上,认为井村的队员理所当然该得到好名次?
郑嘉纠正道:“井村也带过其他国家运动员,但主要看实力!”她并不否认一个著名教练能在裁判心中带来的正面效应:“教练名气大,会使裁判更关注运动员的进步。”也许,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看法,毕竟中国选手无论在技术还是在体能、在理解花样游泳项目规律特征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花样游泳也毕竟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没有真实的竞技水平,靠人面子、名气这种虚的东西不可能“搞定”裁判。
井村从未否认她来中国队就是要把中国队带至奥运领奖台上。“雕琢”中国队,自然发挥自己知名教练的“人气”作用,两条路线推进目标,有何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