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讯 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的王牌之师,被人们称为“梦之队”,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20年间,中国跳水队共17人夺得20枚奥运会金牌,从周继红首次夺金,到伏明霞连续三届夺得4枚金牌,再到现在的郭晶晶时代,中国跳水队在世界上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竞技水平,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他们展现自身实力的舞台。下面是中国奥运跳水的七大经典战役回顾:
1988年汉城奥运会 男子3米跳板 谭良德惜败洛加尼斯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洛加尼斯一人包揽男子3米跳板和10米跳台两枚金牌,赢得跳水王子称号。1988年,志在卫冕的洛加尼斯将遭遇谭良德强有力的挑战,预赛头碰跳板缝了几针后,洛加尼斯依旧参加了决赛。决赛,前几名的分数非常接近,洛加尼斯分别做了难度系数为3.3和3.5的动作,第五轮过后,洛加尼斯逆转了形势,取得了领先,最终夺冠,而谭良德则再度收获一枚银牌。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 女子10米跳台 伏明霞成最年轻奥运冠军
年仅14岁的伏明霞在第一天的预赛里,一路领先轻松晋级决赛。决赛中,前三轮跳完,伏明霞排名靠后。但从第四跳开始,她越跳越好,其他选手的排名交替变化,唯独伏明霞的第一位置始终无人能够取代。波澜不惊地,伏明霞拿到426.50分,以49.80分的优势取得冠军。她的这块金牌是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二金。同时,她帮助中国跳水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女子10米台三连冠,她也成为奥运史上最年轻的金牌得主,以及最年轻的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男子10米跳台 田亮逆转首夺金
21岁的田亮首次参加奥运会,在最有把握的男子双人10米跳台上意外失利,所有的希望都被寄予了单人项目。决赛中,田亮的发挥起伏不定,在第三跳之后,他已经落后别人30分,但田亮在第四跳207B(向后翻腾3周半屈体)上完成了大逆转,最终战胜了队友胡佳和萨乌丁,首次赢得奥运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男子3米跳板 熊倪0.3分险胜夺金
2000年9月26日,悉尼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决赛,最后一跳之前,熊倪落后萨乌丁10分多,所以只要萨乌丁在这一跳中正常发挥,熊倪的卫冕梦想就将破灭。 结果,萨乌丁没能顶住压力,随着萨乌丁的出局,熊倪最后一跳必须得到80.30以上的分数才有可能获得金牌。面对这个戏剧性的场面,熊倪心中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他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4。最终熊倪不负重望,跳出86.60分的高分,以0.3分的微弱优势击败了普拉塔斯,卫冕成功。
2000年悉尼奥运会 女子3米跳板 伏明霞成四冠王
伏明霞在退役后复出,第三次参加奥运会,这一次她在女子3米跳板上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队友郭晶晶。郭晶晶从预赛开始就一路领先,一直到决赛第三轮后,郭晶晶还领先伏明霞6分左右,相比之前落后的16分之多,伏明霞在慢慢逼近。至关重要的第四跳,郭晶晶完成得不错,得到72.54分,但伏明霞更加出色,得到80.10分的高分,从而跃居第一名。最后一跳,郭晶晶获得67.50分,而伏明霞则用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获得77.43分,获得个人的第四枚奥运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男子10米跳台 胡佳完美最后一跳
4年前,胡佳输给了田亮,收获一枚银牌,4年后,胡佳想要战胜如日中天的田亮,似乎更是难上加难。决赛的前四轮,胡佳一直落后,但在第五轮过后,胡佳已经超过田亮跃居第一位,最后一轮,胡佳的动作是5253B,难度系数为3.4。只见他非常漂亮地起跳翻腾转体,完美地入水,全场掌声雷动。五名裁判给出满分10分,得到了100.98分,这是奥运跳水历史上的第二高成绩。正是凭借这最后一跳的发挥,胡佳以领先第二名18分的优势夺得了金牌。而田亮因为中间两跳出现失误,最终收获一枚铜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男子3米跳板 彭勃顶住压力勇夺金
由于搭档王克楠在最后一跳出现的严重失误,彭勃失去了男子双人3米跳板的金牌,但他还参加单人项目,在这届奥运会上,男子3米跳板强手如林,加拿大跳水神童德斯帕蒂、俄罗斯的多布罗斯科克以及跳水沙皇萨乌丁都是彭勃的竞争对手。不敢想太多的彭勃抱着平和的心态参赛,在六轮动作中占据了3个最高分,其中第二跳107B(向前翻腾3周半屈体)更是赢得了裁判出示的5个满分,从这一跳开始,彭勃甩开对手的追击,最终以787.38分夺金,夺得银牌的德斯帕蒂的得分是755.9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