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8月8日在国家游泳中心正式颁布,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市各行业、不同年龄的300名游泳爱好者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标准》参加了达标活动,并获发了首批“海豚”证书。
“游了这么多年泳,第一次参加达标活动,也是第一次获得这种认证,而且还是在第三个‘全民健身日’上,觉得特别有意义。”拿着刚刚获得的一级“金海豚”证书,今年24岁的女大学生蔡晓男显得很兴奋。她说,这种认证不仅是对以往游泳爱好者参与游泳运动的一种肯定,也鼓励他们在今后更好地坚持下去。
记者看到,“海豚”证书上不仅详细记录了参与测试人的姓名、年龄、等级等基本资料,还有泳姿类别和耗时等。“我这次的成绩是55秒,游的是蛙泳。”蔡晓男指着证书对记者说,对自己当天的发挥很满意。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江斌波介绍,相较于2001年颁布的“主要倾向于选拔游泳后备人才”的《全国业余游泳锻炼标准》,这一次的标准则完全倾向于全民健身,也更具可行性。“我们通过对全国200个优秀游泳馆的调研,游泳先进省份中小学比赛的成绩对比和全国健身游泳比赛成绩的调研,不断进行调整,历时两年多拿出了这个标准,就是希望游泳能够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人喜爱上游泳。”
在当天的推广启动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还代表中国游泳协会向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授予了全国首个“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推广中心)”牌匾。“水立方”运营方表示,市民只要拨打电话就可报名参加测试,“人数达到20至30人,我们会请国家二级以上裁判,为市民开展达标活动,不会影响市民在水立方的正常活动。”
除了“水立方”,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审批多个推广点,让老百姓能够更方便地就近参与达标。本报记者 卢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