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讯 8月22日下午1时许,福建平潭海滨浴场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由“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领衔的两岸14位青年“泳士”采取国际泳联认可的交叉接力方式,从宝岛台湾新竹出海,不分昼夜地经过97小时的48棒传递,实际游程220公里左右,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横渡台湾海峡的壮举。抵达平潭前,14名选手共同下水游进,手拉手登上岸边后,面朝大海三鞠躬,表达了对台湾海峡的深深敬意。
在完成横渡台湾海峡后第一时间,张健老泪纵横,他向记者吐露了自己对于横渡台湾海峡的渴望,事实上早在1988年横渡完琼州海峡后他在心中就埋下了横渡台湾海峡的种子。“之前横渡过那么多地方,包括2000年横渡渤海海峡、2001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等,这么多年就是在为这一次的横渡台湾海峡做准备。”
这次横渡,张健团队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得多。“除了鲨鱼没碰到,剩下全碰到了,大风大浪、逆流,海蜇,包括疲劳等等……”张健感叹泳渡过程中的状况频出,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两岸选手从始至终患难与共地携手前行,克服了种种不利。
诚然,台湾海峡水流湍急汹涌,海象变化无常,因而有“10去6死3留1回头”的传说。宝岛泳坛名将王瀚曾两度挑战,均铩羽而归。张健介绍,“台湾海峡游进距离更长,海流更加复杂多变,气候难以预测,可以说是横渡的‘禁区’。台湾海峡尽管水温不及英吉利海峡低,直线距离比渤海海峡只多那么10来公里,但难度要比它们大很多倍,不要说实际距离至少超过250公里,仅洋流和海面气候变化就让人望而生畏。这次我们经常发生几个小时都在原地‘打转儿’的情形,甚至还被洋流带着倒退回去。”
在大陆选手张婕勇敢地承担首个夜游任务过程中,受到海水长时间浸泡,出现口腔不适,“舌头完全麻痹,就好像断了一样。”虽然戴上面罩,但仍难预防海蜇、水母等海洋生物的攻击,她的脸颊、脖子都留下了伤口。在饱受险象环生的恶劣海象及水母攻击期间她不负众望,游完7小时并成功推进13.8公里,并坚持到天亮……
而在第三天因为风浪原地待命,多数选手出现了晕船现象,不少人体力下降。另外偏航和倒退非常明显,前进缓慢。为此,指挥团队作出了果断的决定,及时调整了战术,努力校正泳渡方向。泳渡队决定改变策略,用体能较好的杨听宇、谢鸿志、葛煜、白柏汉、温伟、黄俊铭6位选手组成冲刺突击队,每人下水半小时左右,用速度冲破这片复杂水域。50岁的张健,也在22日凌晨2时下水挑战,为了让接力的女选手苏诗涵减少夜游时间,张健坚持到5时10分……
本次活动的总指挥,总局游泳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江斌波在谈到横渡活动的重要意义时说:“中国游泳协会历经四年时间进行筹划,终于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游泳方式跨越台湾海峡的活动,也是第一次实现了两岸健儿携手横渡台湾海峡的兄弟合作。这次横渡挑战的圆满成功代表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代表了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前行的勇气。我们也希望以本次横渡作为旗帜,以游泳运动作为载体,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开展两岸人民在健身活动领域中的交流合作,让台湾海峡上空架起两岸人民友谊的彩虹。”(完) |